- 烟水亭
- 原名浸月亭。
在九江市甘棠湖中。
建于唐元和十一至十三年(816—818)。
相传为三国时东吴部督周瑜点将台旧址。
唐诗人白居易贬为江州(治今九江市)司马时,建亭于其上。
后人因其《琵琶行》诗中有“别时茫茫江浸月”之句,遂命名为浸月亭。
北宋熙宁年间理学家周敦颐来九江讲学,其子在甘棠湖堤上建楼筑亭,取“山头水色薄笼烟”之意,而名烟水亭。
两亭俱在明嘉靖前废毁,明末于浸月亭废址重建,将已废烟水亭之名移此,称以至今。
明清多次复修增建,咸丰三年(1853年)又毁,清末重修。
亭前有石剑匣两座,亭内有船厅、纯阳殿、翠照轩、五贤阁、亦亭、宴会厅、境波楼等。
1972年全面修复,并建曲桥一座,自湖衅蜿蜒接于亭上,以便游人参观。
China Attractions dictionary (中国名胜词典). 2013.